中国体彩网彩票走势图 www.oribv.com 按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,推行和強化質量認證這一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,有利于加強質量監管,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,促進中國制造提質升級、邁向中高端?;嵋槿范?,
一要大力推廣質量管理先進標準和方法,以航空、鐵路、汽車、信息等產業為重點,利用信息化、智能化手段,加快完善和提升適合行業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。2018年全面完成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,并逐步擴大認證覆蓋面,引導各類企業尤其是服務型、中小微企業獲得質量認證。
二要引導和強制相結合。對涉及安全、健康、環保等產品實施強制性認證。采取激勵措施,鼓勵企業參與自愿性認證,推進企業承諾制,以接受社會監督。大力開展綠色有機、機器人、物聯網等高端產品和健康、教育、電商等領域服務認證,打造質量品牌。
三要探索創新質量標準管理方式,對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業態實施審慎監管。
四要強化監管,嚴格資質認定標準,加快推動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政府部門脫鉤,培育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。清理整合現有認證事項,取消不合理收費。建立質量認證全過程追溯機制,嚴厲打擊假認證、買證賣證等行為。
五要深化質量認證國際合作互認,加快建設質量強國。
會議指出,擴大實施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是深化簡政放權、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改革的重要內容,是提高營商環境競爭力、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活力的重要舉措。為進一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,以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會議決定,將2015年上海浦東新區率先開展“證照分離”改革試點、清理11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做法推廣到天津、遼寧、浙江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廣東、重慶、四川、陜西10個自貿試驗區,繼續探索破解企業面臨的“辦照容易辦證難”、“準入不準營”等突出問題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